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杂文随笔 > 考究的奢侈服装高级定制

相关商品

  • 象

  • 本店售价:¥180元

浏览历史

考究的奢侈服装高级定制
转载 / 2011-11-09

 

  它的制作工序往往是出乎意料地“繁琐”,让人等上数月甚至是一年都不足为奇,那些比钻石还要名贵和稀缺的面料,只有少之又少的精英人士才能有幸获得,并最终锦衣上身。

服装高级定制就是这般“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一场世纪婚礼,威廉王子和凯特身着定制礼服的风采再次让高级定制之风吹向全球。随后,欧美的各大时装庆典和奢侈品卖场,定制服装受到热捧。风向标由此改变了,顶着大牌LOGO将不再是真正的奢华主义,那些被隐藏在衣服里的定制秘密才有底气和能量散发出贵族气。

极致的工序

满头银发的奇洛·帕雷斯塔优雅地站在新光天地一家店面的工作间,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他被称为金牌裁缝。奇洛·帕雷斯塔的父亲曾供职于一个叫Kiton的奢侈西服品牌,直至退休;奇洛·帕雷斯塔子承父业,而他的儿子也已进入Kiton做裁缝。

很难想象,好莱坞巨星汤姆·克鲁斯、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政坛风云人物穆巴拉克、法拉利的老总,诸多名流的服装都是从奇洛·帕雷斯塔及团队的手中诞生。在Kiton,有380位像奇洛·帕雷斯塔一样的世界顶级缝纫大师,他们一生都没有进过有机器的厂房,完全靠手工完成每一道工序,他们的骨子里全部流淌着传统手工艺的血液。在那不勒斯这座南部小城,服装艺术的时间坐标仿佛被锁定,永远停留在崇尚手工、信奉慢工细活的远久年代。

经过目测和粗量,奇洛·帕雷斯塔先让助手挑选了一件样衣给客人穿上,大致合身。随后,奇洛·帕雷斯塔开始细细丈量腰围、身长、袖长;尤为认真的是量肩宽,这是定制西服时的核心所在,这一点的精确度将最终决定西服是否合体。每个数据都被录入,随后传至了那不勒斯。“您的服装估计会在三个月后完成,并运回中国。”奇洛·帕雷斯塔谦虚地微笑着。

接下来,你能做的就是等待和联想。在异国的坊间,主缝纫师用画粉在面料上画出轮廓,一剪合成。这套西服要经过37道工序、45位缝纫师傅的手,每位裁缝都有着“计算机”般的头脑,手工“雕刻”着这件作品,而世界上将找不出第二套与它完全一模一样的衣服。尽管是冬季穿着的西服,但面料又轻薄又软,因为它是由100%超细纯小羊驼绒制成,随意褶皱它都不会留下痕迹。

当真正拥有一件高级定制服装时,也等于是拥有了一件名贵欧洲的手工艺术品,不少人穿着后便用作收藏。也许在若干年后,这件衣服将走进拍卖会,作为顶级艺术品被藏家追捧。

工业制衣的黄金门槛

一针一线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在机器轰隆隆、场面宏大的成衣工业面前,高级定制如何以小博大?

哪怕是小小的领子,Kiton的裁缝师也会用五块分别缝制的部分组成。制作袖子时,先是轻轻在袖子的上部打褶,然后把这个袖窿做得出奇地宽,比袖口要大上三倍。这样的缝制方法使得男士肩部能够伸展自如。而领子、袖口、垫肩的扦针缝制,只有具备至少20年经验的大师级裁缝才能上手,以保证远久年代就盛行欧洲的“那不勒斯式的肩袖”的正宗。

高级定制手袋用鳄鱼皮,高级定制珠宝的钻石要开掘百吨、千吨的矿石才能获得。原料对于高级定制是成功的一半,衣服也不例外。

服装高级定制商们都在苦心寻找的世界上稀有、昂贵的原材料,某些面料甚至是世界上仅存的。奇洛·帕雷斯塔就将经手一种直径为12.9微米的小羊驼织物,这是世界上仅存的最后一匹,仅够做10套服装。

这一切铸成了高级定制的黄金门槛,使得工业化的成衣体系无法逾越,只能望而兴叹。

曾几何时,成衣工业的兴起让数以万计的裁缝店关门大吉,裁缝这个行当也渐渐在都市中隐退。《纽约时报》1965年曾说,专家们每十年就断言一次“法国高级服装的时日将近”。但这样的预言周而复始,最终,高级定制不仅没有走向末路,反而重新找回了春天,尤其是在近二十年受到新贵阶层的青睐。

“高级定制中产生的是尊贵体验。每个箱包都要单开一套模具;每个人身材不同,就要打不同的模板,并手工缝制。只有付出这样的成本,才能真正满足个性化需求。”在第五大道奢侈品网CEO孙亚菲看来,那些很西化的国人已经过了追逐LOGO的阶段,他们开始更多地向欧洲的律师、医生、高级记者、大企业老总看齐,穿戴使用高级定制的东西。只是,中国的高级定制市场还基本处于“填补空白”的起步阶段,可选商家就屈指可数,散落在北京、上海的一些高档商场和会所内。

如果有幸能到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就可真正体会高级定制的强大氛围。比如在伦敦,有条叫萨维尔街的小街,从19世纪初就开始聚集世界顶级的裁缝,“定制”一词正是源于这条街。在那不勒斯,为压平布料,裁缝们只用沉重的老式熨斗和当地经过过滤的泉水,每件衣服制作过程中要经过50次的熨烫。

随权贵沉浮

萨维尔街辉煌不再——这样的观点一直困扰着高级定制界。然而,沸点在200年后再次到来,契机源于威廉王子。

据说,威廉王子的大婚礼服就是在这条街上的一家著名的裁缝店定制,全是纯手工打造。因为只有一套没有备份,婚礼前由专人保管存放在秘密地点,大婚当日是由防弹车送到更衣现场。沿袭了高级定制一贯的风范,王子的礼服上没有金丝,也没有珠宝钻石,展现的是传统、稳重。

新娘凯特的礼服则显得很是神秘,直到婚礼当天才亮出了真面目。新娘的高级定制服装皇家范儿十足,依然是相对保守。有知情人士称,新娘装肯定会有袖子,一定要有袖子,“因为你不可能穿一件抹胸长裙走进威斯敏斯特参加王室婚礼,这绝对不行,不够庄重。要知道威斯敏斯特光正堂就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

萨维尔街一下子又抢夺了全世界的眼球,明星、贵族和有钱人蜂拥而至。

高级定制服装的命运总是会被大人物、大事件直接牵引。

早在法国路易十四时期,高级定制服就已出现在法国。有媒体记载,18世纪,被称为“法国艳后”的玛丽皇后发现了女设计师罗斯-波提,任命其为自己的“时装大臣”。接下来的12年间,玛丽皇后每天都要花2个小时来修订宫廷中的流行趋势。到法国大革命前,波提已操控了全法国奢侈品出口市场,她未付清的款单金额高达2亿里弗,约合5000万美元。

有人记录下了这样的历史。二战期间,希特勒幻想将巴黎“时尚之都”的地位转移到柏林或维也纳。设计师勒龙为阻止这一企图,在巴黎坚持开了60家时装屋,保持1.2万名工人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年轻的迪奥、皮尔巴尔美和纪梵希。

穷困潦倒的迪奥坚持到了二战之后,拿出了一套全新的服装系列。高耸的胸脯,纤细的腰身,大大的长裙摆,斜斜遮住半只眼睛的帽子,一下子打破了二战后女装保守古板的线条,迪奥顿时声名鹊起,并在短短几年间在全世界建立了版图。特殊的历史时期给了迪奥机遇,要知道,那时世界各地都是百废待兴,连英国公主的布料供应都不足,而迪奥却得到了棉花大王马赛尔的资助,瞬间成为时装大鳄。

直至今日,迪奥的高级定制依然屹立不倒。据说迪奥一套定制服装的平均制作时间为135个小时,即便是内层的衬裙都像打造哥特式教堂一般精良。

其实,中国的高级定制也历史悠久,龙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只可惜,日后的多难岁月中没能出现法国迪奥这样的硬派人物,中国民族服饰的高级定制也便无缘现代奢侈品产业。其实,绫罗绸缎的飘逸中,镶边刺绣的针脚间,有更多的故事和奇迹,正等着人们去开掘。

时装潮流来袭 高级定制服装如何突围绝境

 

 

  在年初举办的2009春夏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上,当卡尔-拉格菲尔德被问及经济对高级时装的影响时,他回答:“只不过是聊天时多个话题而已。”不过,仅仅半年之后,经济危机就为这个产业带来了真正的话题。

 

 

 

Christian Lacroix巴黎高级定制秀

  6月初,在巴黎时装界拥有“调色大师”美名的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Lacroix)的同名高级时装品牌ChristianLacroix 终于抵受不住金融海啸冲击,审请破产保护,去年,该品牌亏损1000万欧元,而全年总收益也不过3000万欧元。有消息称,Lacroix在美国市场遭受 的损失尤其惨重,位于纽约和拉斯韦加斯的两间专卖店生意惨淡,而且近来美国的时装买手纷纷减少甚至取消了订单,导致今年秋冬成衣系列的订货量骤跌35%。 不过,来自公司内部的消息称,ChristianLacroix还将继续推出成衣和高级定制系列,并且不会缺席下个月的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

  颇具讽刺意味的,很多媒体翻出几年前ChrisitanLacroix说过的一段话,“算起来,每 隔三年五载,高级时装就得‘死’一次,”当时已入行20多年的他笑着说,“可是,你瞧,它还不是活得好好的?”这一次,ChrisitanLacroix 亲自用死亡揭开了新一轮 “高级定制时装已死”的争论。

 

  一种生活方式的兴起和没落

 

  尽管在大工业生产时代之前,定制是唯一的消费方式,但高级定制的出现才真正将时装从需求推向了艺 术。1858年,设计师CharlesFredericWorth在巴黎开设了首家为客人度身定做的高级时装店,高级定制时装的概念开始产生,法国人将其 命名为“HauteCouture”。只有经过法国工业部下设的法国高级时装工会审核,并得到注册认可的品牌才能称为高级定制。所有的高级定制都必须同时 满足四个条件:在巴黎设有工作室,能参加巴黎每年1月和7月的两次高级定制时装周;每次展示至少要有75件以上的设计是由首席设计师完成;常年雇用3个以 上的专职模特;每种款式的服装件数极少,并且基本由纯手工完成。

  高级定制的鼎盛时期从上世纪40年代中期一直到60年代初,由于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奢侈的追捧,高级时装业拥有每年4.87亿美元(价值相当于现在的35亿美元)销售量,总计2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时装客户和53间注册认可的时装屋。

  “经济环境的恶劣对高级时装业的影响只不过是诱发结果的因素,绝对不是根本原因。”设计师马艳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这位昔日的名模创建了一个名为 “马艳丽高级定制”的时装公司,成为目前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专门从事高级定制的设计师之一。

  其实,这种说法不无道理,高级定制的衰落是一个已持续多时的过 程,ChrisitanLacroix的破产只是诸多阶段性结果之一。实际上,上世纪60年代中期,当高级定制风光无限时,CocoChanel就已经开 始担忧了:“高级定制时装要完蛋了,因为它被掌握在不喜欢女人的男人手里”;2002年,伊夫-圣-洛朗(YvesSaintLaurent)宣布退出高 级定制时装业,并发表了“高级时装已死”的宣言;2004年是高级时装最为萧条的一年,老牌时装屋伊曼纽尔-恩格罗(EmanuelUngaro)、范思 哲(Versace)和纪梵希(Givenchy)都宣布当季不参展,素有“蝴蝶夫人”美誉的日裔设计师森英惠(HanaeMori),也在同年金盆洗 手。

  在马艳丽看来,高级定制的真正终结者是这个运用一切手段来追求高效率的时代。代表高级定制昂贵价格 的繁复工艺在如今已经变成其致命的缺点:从下订单到正式穿上,必须等上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期间除去设计、定稿再到确定面料、辅料等一系列环节,还要多次 打“飞的”前往巴黎试穿,裁缝不厌其烦地反复调整每片绣花和珠片的位置……它的没落与顾客的经济能力并无直接联系,作为工业产物的成衣占领市场后,顺便将 大多数人的着装思维转变成了实用主义,已经很少有人会为了一件没有几次机会穿出去的衣服耗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它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时装潮流的变更直接导致了高级定制时装客户群的快速萎缩,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全世界的顾客加起来已不足千人,其中,活跃的也不过二三百人。在客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高级定制不挣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时装大师Valentino曾说过:“设计高级定制女装只 是缘于一份寂寥的浪漫之心!”虽然不否认高级定制在设计上的疯狂想像力是设计师追求艺术梦想的最好平台,但现实远不像他们标榜的那样纯粹。法国高级时装工 会中国总监赵倩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高级时装已被很多品牌当成了商业工具。当成衣市场大规模引人疯狂追捧的时候,高级时装就是插在最前方的一 面鲜明旗帜。

  如果不是手袋、眼镜和香水卖得好的话,很多品牌也难逃Chrisitan Lacroix的命运。这也揭开了Chrisitan Lacroix破产的最深层次原因,凭借在巴黎制作一流女装的声誉,Christian Lacroix直接进军高级定制市场,没有给热爱奢侈品的中产阶级顾客留下太多空间。

 

  绝唱还是新生

 

  每个时装周前的整整三个礼拜,位于蒙马特高地附近的Lesage刺绣工坊都是夜夜灯火通明。几十个刺绣工人坐在古老木制机器的两侧,熟练地重复一个动作,将珠片和莱茵石绣于薄纱之上。在长达几百个小时的慢工细活之后,一件完成的定制晚礼服价格会升至15万美元以上。

  Lesage是法国最古老的刺绣工坊之一,有128年的历史。它的创始人Albert Michonet是高级定制服祖师爷Charles FrederickWorth的刺绣师。在以数间拥挤小阁间组成的资料库中,贮藏着60吨的亮片、丝线和钉珠,保存有65000份珍贵的刺绣样品,内容之 丰富曾让设计师John Galliano废寝忘食地研究至深夜。1985年,CHANEL公司将Lesage刺绣工坊在内的七家手工作坊陆续揽入旗下,这是一份松散的合同,除了 为CHANEL效劳之外,这些被收购的私人作坊也被允许接其他个人客户或时装品牌的订单。收购的目的是在于保护,这些日渐老去的工匠和濒临失传无法复制的 手工艺是高级定制存在的基础,也是法国时装文明的活化石。或许,高级定制的未来将与中国的京剧一样,被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保存下来,但知者甚稀,从者甚少。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样本或许是高级定制需要存在下去的一个重要理由,但若失去了商业属性,它便不 再拥有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在近二十年间,法国高级时装工会一直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为高级定制寻找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他们先是修改了关于入会的标 准,并于1996年新设置了 “特邀会员”(Guestsmember)项目。2008年秋冬巴黎高级时装周上,参加的特邀设计师人数达到了15人,中国设计师马可成为第一位走进巴黎 高级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今年,经过委员会投票同意后,法国高级时装工会接纳了六名非法国本土的新成员,分别来自冰岛、印度和黎巴嫩等国,他们被邀请参加 今年7月的09秋冬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这样的开放态度,对于在高级时装界一直以规则制订者的姿态出现的高级时装工会而言,已经是很大的让步。

  除了出于现状考虑作出一定的妥协行为之外,可以确定的是,法国高级定制业已将逆转的希望押在了法国 和欧洲之外的新兴市场上。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中东、俄罗斯和中国造就了与潮流相反的错位的兴奋,一位俄罗斯富翁为他年仅17岁的女儿一口气订购了7件定制 服,这俨然是这场东方传奇最富于号召力的版本。2005年,Christian Lacroix带着他价值百万的高级定制时装走进了中国美术馆,而到了2009年的Armani Privé中,我们已经可以直接捕捉到中国画风的印花刺绣和华丽的绸缎面料……

  从试探到铺陈,正如马艳丽所说:“随着经济和文化上重心的转移,国际时装文化的话语权也会随之转移 到东方。这是非常明显的趋势。可以看作是国际品牌开始注重文化多元,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他们看到中国的发展,看重中国这个市场,这和好莱坞电影开始启用 中国明星是一个道理。”当然,在这些新开放的战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高级定制背后的意义,只是需求先于认知到来。

  很多事情已经改变。在这个小小的圈子内,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悄悄进行。但旧日令高级时装显得如此尊 贵的缝制和刺绣工艺,今天仍以同样的方式被使用着。保留下来的,还有对设计的热情,艰难的商业平衡,难能可贵的坚持与突破。“只要你不用50多年前辉煌时 期的心态去看待高级时装,它就不会死。”卡尔-拉格菲尔德说。

 

全球最顶级面料只够做10套服装

 

看过电影《百万英镑》的人,一定记得这样一个场景:格里高里派克饰演的男主角拥有了“百万英镑”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裁缝店,量身定制了一套高档礼服。拥有那套礼服之后的格里高里派克,顿时趾高气扬了起来。

一套西服对格里高里派克来说,意味着从此踏入“上流社会”,也难怪有人会为此一掷千金,花上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为一套西服埋单。

上周末,意大利顶级定制服装品牌Kiton在杭州大厦悄悄开出专柜,才开店不到一周,就已经接了两笔业务,先后有两位客人来专柜定制了7万元和10万元的西服。

据说,该专柜的西服定制还是“无顶价”,更颇有底气地提出,公司有私家珍藏的全球顶级面料,如果有人愿意为100万元的西服埋单,想看面料样品,公司可以立刻从意大利空运过来。

事实上,在Kiton之前,杭州早已有杰尼亚、CANALI、CORNELIANI、登喜路等提供高级定制的品牌,几年来积累了很多客人。

初步统计,杭州每年约有1000个客人享受高端定制服务,每套西服的售价都在2万元以上,贵一些则有十多万元,如果按每套西服2万元来计算,高端定制业务最少也有2000万元的市场份额。而且业内人士估计,市场正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长。

“奢侈定制”的门槛是2万-7万元

对很多经营顶级服装的品牌而言,五六千元的定制业务根本不算什么,所谓“奢侈定制”,最低门槛也在2万元。

杰尼亚、CANALI、CORNELIANI、登喜路等店铺内,花2万元定制一套西服是稀松平常的事,像杰尼亚的定制西服价位在3万元左右,虽然比成衣贵15%-20%,但客人却爽快下单。CANALI店铺内,4万-5万元是定制的主力价位,包括西服和裤子。

在Kiton进入杭州市场之前,杭州大厦的杰尼亚专柜内,价格贵一点的西服售价要10多万元,而新开的Kiton则把最低门槛设在7万元,而且号称“无顶价”,可以为客人定制售价100万元的西服。

“既然叫‘奢侈定制’,那就意味着只要是客人的需求,你都必须去满足他。”Kiton店铺负责人说,公司有250个裁缝,所有货品都是裁缝们手工制作而成,年产量也只有18000套,贝卢斯科尼、查尔斯王子、汤姆克鲁斯、法拉利全球总裁等都是他们的客户。

全球顶级面料只够做10套西服

去年下半年,杰尼亚专柜曾售出过一套18万元的西服,店长说,主要是因为西服的面料非常少见,是直径很细的羊毛面料,比普通面料的手感和光泽都好很多,一位客人看着喜欢就买去送人。

定制所以能卖出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价格,主要是取决于它的面料是否独特。对于成衣制造商而言,成衣制作一般选用最普通、平常的面料,那些数量稀少、价格昂贵的面料则一般用于“奢侈定制”。

此前,在欧洲的一场面料拍卖会上,世界上惟一一块直径超细仅为11.9微米的织物,在拍卖会上被Kiton买断,目前就被收藏在Kiton的公司总部。虽然Kiton方面没有透露这块布料的具体拍卖价格,但据说这块布最多只能做10套西服,因为“太限量”了。

“Kiton百分之九十的面料均为买断,都是由世界上最好的面料生产商专门为他们独家提供的,某些面料是世界上稀有的甚至仅存。”Kiton杭州大 厦店铺店长连欣透露,除了那块顶级面料,还有一块名叫Vicuna超细小羊驼绒,直径为12.9微米,原料产自秘鲁,“在欧洲,这种面料做成的围巾就能卖 到两三千欧元,目前也只剩下最后一块布,够做10套西服。”店长说。

目前,Kiton杭州大厦店铺内有两三百种面料可供客人选择,14微米、13.9微米的面料都有,直径越小也就意味着售价越高,基本每种面料都只够做30-40套西服。如果客人想花100万定制西服,Kiton方面还会派专人将11.9微米的顶级面料送过来供客人体验。

欧洲顶级裁缝平均每年来杭州三四趟

在两三年前,杭州大厦B座一楼的店铺里,能请来一个欧洲裁缝,大家还当一件稀奇事,因为这样的机会非常少,可是这两年,几乎所有做高端定制服务的品牌都会请欧洲裁缝来店铺“驻场”,而对这些欧洲裁缝来说,杭州也成为来中国巡回服务必经的一站。

9月5日左右,英国品牌登喜路就邀请了一个英国定制大师来店铺,为客人量体裁衣。“裁缝一般在店铺内待1-2两天,我们会提前邀请客人,到时候到店铺享受裁缝的私密服务。”登喜路工作人员说,从去年底12月份开业至今,英国裁缝已经来过两次了。

就在本周二,Kiton的意大利裁缝也来到杭州。据说这个裁缝还是公司的四把“金剪刀”之一,能迅速了解客人的体形,并即时记录,直接将数据传至公司总部。

10月7日-8日,CANALI的意大利裁缝也会坐飞机过来,为客人服务。据说“意大利裁缝平均一年来一次,很多客人都等着他”,虽然每次都只来两天,一次也能服务二十多个客人。

10月下旬,CORNELIANI的意大利量体师也会来杭州,为客人提供服务,频率是每年两次。“前两年客人还不了解,现在要求定制的客人越来越多,量体师都不太忙得过来。”CORNELIANI的陈小姐说。

一年两次的频率,品牌还嫌不够多,“欧洲顶级裁缝来杭州的频率越来越高,像我们店铺,意大利裁缝每隔三个月就会来巡场,为客人贴身服务。”Kiton店长说。

花几万元定制西服还得等上两三个月

不过,用几万元定制西服,并非只是花笔钱那么简单,这一交易过程,起码需要花两三个月的时间。

“想要高级定制服务的客人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否则就不可能拥有定制服装。”工作人员说,这些客人愿意花很长的时间去“等待”,从等欧洲的裁缝来这里 就开始等,等到选好面料,欧洲裁缝为他量体之后,数据送回意大利,裁缝们开始手工缝制,直到再空运回杭州,差不多就要几个月时间。

几大奢侈定制品牌中,CORNELIANI的服务相对快一点,但从量体师量好尺寸到最后拿成衣,最少也得等上45天,CANALI需要50天左右时 间,杰尼亚的定制时间不固定,大约要等45-60天时间,Kiton时间略长一些,要等两个半月到三个月时间,而登喜路则“最起码要等上三个多月”。

看来,几万元的定制西服,光有钱是买不到的,还必须要有耐心。

1000个客人至少2000万元的高端定制市场

本周二,Kiton的意大利“金剪刀”裁缝来到杭州,为一个外地客人量体,而这个客人选中了一款深灰色蓝条纹面料,是直径为14微米的那种,当场为这套价值10万元的西服埋单。“目前店铺刚开张,等过段时间货品更丰富的时候,客人自然会更多。”Kiton负责人说。

Kiton才新开店一周时间,还没有为自己积攒多少客户,而对于杰尼亚、CANALI、CORNELIANI这样的专柜而言,因为进入杭州多年,已 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客人。杰尼亚专柜工作人员透露,一年至少要接待四五百个客人,平均每个客人都会定一套三万元左右的西服,有的客人甚至会一次性定两套。 CANALI和CORNELIANI的客人也有一两百位,CANALI的老客选5万元的西服,一次性就定制两套。

初步统计,杭州市场上每年有1000个客人会有“高级定制”的需求,如果按照每套西服2万元的售价来算,至少有2000万元的市场容量,更何况有的客人还一口气定10多万元的西服,所以,2000万市场容量还是保守估计。

业内人士估计,高端定制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每年会保持20-30%的增长。

 


中国:高级时装定制的未来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月19日在北京联合发布《商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09~2010)》。据蓝皮书报告,截至2009年12月,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日本。预计未来5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会达到146亿美元,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首位。

4月28日,全球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在上海开设两家旗舰店。同一天,同一座城市,同时开设两家旗舰店,这在该品牌150年的历史中堪称开了先河。

越来越多的国际奢侈品大牌汹涌而来。目前,大多数奢侈品品牌主要在中国国内一线城市和二线省会城市的商业中心繁华地段布点,而旗舰店一般建于一线城市。随着一线城市的竞争日趋激烈,近年奢侈品品牌也开始加快进驻一些辐射能力较强的二线三线城市。

与国内奢侈品消费热潮相应的是高端订制在中国进一步升温。从中国国际时装周舞台上反映出的是服装设计师开设高级订制工作室到高级成衣品牌延伸高级订制系列的热议话题。而在中国这股订制热潮中,从明星设计师到高端品牌生存状况如何,他们是否准备好了呢?

订制模式一

工作室与明星设计师

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被认为是法国最具创意的服装设计师之一,但2009年他还是没有逃脱公司破产的结局。为什么?我们不妨看一下设计师的自我分析:“在这22年中,我们真正地做出了知名度,但在商业运作方面却没有跟上。”拉克鲁瓦承认:“我认为我们更像是一间专门做手工订制时装的时装屋,而不是一个必须拥有很多不同产品去占领世界市场的国际化品牌。”

在高级时装的辉煌年代,它是通过将独特的服装销售给富有的顾客来赚钱。然而,高级时装的设计越来越多地被视为奢侈品品牌时装屋展示天才设计师和建立品牌知名度的一种途径。由高级时装发布所产生的利润率较高产品的销售,如香水、手袋和太阳镜是主要部分。高级时装本身的销售——昂贵的手工制作和微小的客户群,只占时装公司收入的一小部分。

而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公司的延伸产品如香水和较为便宜的成衣副线品牌均做得不成功。

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让高级时装展现辉煌,而专注高级订制的中国设计师们,即使没有副线产品,利润较高的高级订制业务也让他们在有较大的生存空间。

2010年3月,进军内地市场的香港著名晚装设计师何国钲已经为品牌的拓展制定了一个具体的计划:首先在北京设立高级礼服订制工作室,在北京的高档商业区开设两家高级成衣品牌店,同时在北京高档酒店设立婚纱(高级婚纱订制)品牌店。

我们不妨再来看几位在高级订制领域先行设计师的发展轨迹:

张肇达,1989年为LAYCE DESIGNS设计高级时装;1991年创立MARK CHEUNG品牌,推出高级女装系列;2005年推出了其品牌高级订制系列MARK CHEUNG HAUTE COUTURE。

郭培,1997年创建北京玫瑰坊时装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她首次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举办高级订制时装发布会。

马艳丽,1998创立MARYMA DESIGN女装品牌;2002年成立自己的时装公司;2005年11月推出主题为“在红地毯上”的高级时装订制发布会,其高级时装订制品牌MARYMA正式面市。

2005年前后是高级订制时装在中国爆发的一个节点。从名模转型成为设计师的马艳丽选择高级订制作为自己未来事业的方向。“在时尚这个圈子做了十多年,接触不同的人群,使我慢慢感觉到高级订制未来的前景。我很幸运,周围有很多朋友,与他们聊天时也会谈到做高级订制的商业模式等问题,这在我的潜意识中慢慢产生影响,我意识到这是我应该走的一条路,或者说是我的事业。因为做高级时装订制毕竟不同于当模特,做模特走过这段路后就结束了,而做高级订制不是盲目的,有极强的说服力。”

2006年11月,第十届中国国际时装周上,高级订制时装发布无疑是最亮丽的一个篇章。郭培的高级时装以艺术化的表现和精美绝伦的刺绣独占鳌头。特别是发布压轴的金色龙纹刺绣礼服,所用工时超过五万小时,令人叹为观止。这件礼服也为中国国际时装周创下了一个难以超越的纪录。

2000年,张肇达首次以高级时装的手法来演绎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他的高级时装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56个民族的服饰邮票。5年之后,有更多中国设计师在寻找自己的高级订制设计风格与中国元素相结合的方式。

2006年的时装周上,郭培首次发布的高级时装从整体上是完全西式的,但在细节上采用了许多中国传统纹样甚至是皇家纹样,使其服装显示出超越地域与时空的气势。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张肇达的《西藏》主题高级时装创作系列,他将西藏传统的唐卡通过印染、刺绣等多种形式运用在其设计中,使服装有了超然的感觉。祁刚展现的高级时装创意,除了运用带有中国山水图案的丝绸面料,在细节上的中国亭台楼阁饰件、檀香扇以及流苏运用,也增加了中国意蕴。

如今,名人效应与口碑传播让高级订制市场中的明星设计师备受关注,这也成为订制设计师们商业经营中必要手段。北京的郭培、马艳丽凭借着在演艺界的人脉关系,有自己稳定的客户群。像上海设计师陆坤在就采用经纪人的方式拓展商业市场。

那些具备实力的设计师也继续加入订制设计的行列。在2009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的发布会上,广东设计师董怀光正式推出以其名字命名的TOM DONG高级时装订制品牌。今年,TOM DONG高级时装订制设计工作室(中心)正式运作。身为专门为国际高级时装和高级礼服加工订制的中山市基业时装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的他表示:“这些年我与国际高级礼服和时装品牌合作紧密,这些经历为我获得了高级时装订制的国际化视野和独特的订制经验。”


订制模式二

品牌向何处延伸

2009年4月当国内外还处于金融危机之中时,国内首家内衣订制工作室——爱慕订制工作室在北京揭幕。

爱慕的内衣订制业务包括专属订制、高级订制以及特需订制,其中富于特色的专属订制,简而言之就是普罗大众的订制服务,其大众化的价格加上个性订制方案,性价比的竞争优势非常明显,也大大增加了爱慕品牌与更广范围消费者互动的可能。一年过去了,以订制健康为诉求的专属订制模式将在全国爱慕专卖店中推广。

还有一个品牌值得一提,它就是白领。自白领品牌诞生之日就有一项订制的增值服务,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如今在白领销售额中,订制所占销售额的比例约为10%至15%。

据白领设计总监付奎介绍,白领的订制业务分为两部分——普通订制和高级订制。普通订制的顾客就是在白领店内购买产品的普通顾客,他们订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身材尺码等问题不能穿着白领成衣产品,从而选择订制。高级订制的顾客主要是金领系列GOLDEN COLLAR的顾客,主要是一些企业领袖、政府官员、演艺明星等。他们要求单独设计、单独量体、单独剪裁、单独加工,非常注意服装的精致程度与工艺特点。“我们将坚持一贯的订制服务及高级订制业务的拓展。但是核心的业务仍然是成衣业务及服饰品业务的拓展。”付奎说。

国内奢侈品品牌NE·TIGER则把其包括高级订制在内的产品系列放在了全球的平台上去衡量。2006年,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张志峰就提出“中国奢侈品的复兴与新兴”理论。这一年,NE·TIGER推出的高级订制华服植根中华文化,是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之举。如今NE·TIGER所涵盖的产品系列包括皮草、高级订制华服、中国式婚礼服、晚礼服、婚纱、高级配饰等系列。

订制模式三

量身定做的服务

在国外,特别是英国,对于男装的订制(Bespoke)与量身定做(Made-To-Measure)的含义有着严格区分。Bespoke即男士西装的全订制(包括贴身度尺、短寸微量、独制一版、手工制作、半成品试身);量身定做是由客人选择面料、款式,但服装版样是在样板的基础上根据客人体形进行修改。目前在国内像永正裁缝店这样以纯手工缝制男正装闻名遐迩的品牌并不多,在男装订制市场上更多的品牌以后者展开业务居多,但在称谓上都被笼统地冠以高级订制之名。

在此状况下,2004年介入正装订制市场的高级成衣品牌凯文凯利寻到了先机,作为一个携带服务的高端男装品牌,它让很多只穿杰尼亚西服的客户,享受到凯文凯利的服务后转而成为其拥趸。

而说到男装订制,自然也少不了意大利的杰尼亚品牌。事实上,杰尼亚的男装订做服务一直都是商务人士的最爱。杰尼亚在亚洲地区最大的旗舰店位于上海外滩18号。店内有Couture Collection区,并专辟了量身定做(Made-To-Measure)服务室。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杰尼亚就在瑞士开设了量身定做的工厂。

与杰尼亚的优势相比,国内男装要在高端订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谈何容易。但凯文凯利做到了。通过为细分市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突破了产品和服务的局限,为顾客提供形象解决方案,与用户形成一体化,从而提高了顾客维系率,追求长远的顾客终生价值。

依文集团行政总监夏女士说:“意大利或者欧洲的奢侈品讲的是一种贵族文化。我们的优势是了解中国的消费者的心理,比较接近他们生活的状态,知道他们需求什么样的产品,他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另外是圈层文化,如管家团队到机场去接要客,带来他所需的服装等,我们还为要客开通了紧急订制服务。凯文凯利讲究的是一种贴心的服务。”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市场

未来,主导订制市场的将是哪个消费阶层?中国的奢侈阶层又是哪些人群?作为奢侈品品牌创始人张志峰说:“在中国,奢侈品的消费阶层绝不是单一阶层。中国庞大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可以特点鲜明地被分为几大族群:传统的就是‘蓝血贵族’,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消费的象征人群;新成功人士阶层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中坚力量;而中产阶级庞大的购买力也正在日趋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主体;再有一类则是还在成长中的奢侈品‘梦想阶层’。他们以城市年轻消费群为主体,尚不具备真正的奢侈品消费水平。上述人群的比例随着奢侈品市场的逐渐成熟还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其快速的上升趋势。”

而身为设计师的董怀光则表示,进入新世纪,中国意义上的高级时装设计呈现出一种兴旺之象,在承继高级时装欧洲传统的同时,融入了许多独特的中国元素,出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高级时装设计师。“我相信,消费意识已经萌芽、经济持续发展的中国应当是全球高级订制时装再次辉煌的希望。”

他强调高级时装应当走近大众。“世界在变化,当我们目睹着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远去的苍凉背影,我认为高级订制需要与时俱进的现代性革新,尤其在缺乏贵族阶层、缺乏高级订制消费历史与文化的中国,进入新的时代纪元,高级订制应当走近大众。”

付奎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女装订制市场的规模和深度将不断扩大与加深。对于国内市场,现在著名的高级订制品牌除了稳固自身高级订制业务,成衣类的产品开发将是一条新的出路。以成衣养高级订制,用高级订制提升品牌形象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思路。

“随着国际一线品牌的入侵,我们与国际一线品牌在同一市场环境竞争,除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还需要一点自信与创新,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面对国际品牌,挑战与机会并存。”

链接

高级时装的名与实

2009年,因金融危机影响,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在这年7月的巴黎高级时装周上,他举办的小型高级时装发布会是在其朋友和为其免费工作的裁缝们的帮助下完成的。

其实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和他的高级时装留给中国人的记忆并不遥远。2005年,作为中法文化年闭幕系列艺术展的一部分,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服装艺术精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展示了这位曾经两次获得法国服装界最高奖“金顶针”奖的著名设计师作品,包括63套高级时装、高级成衣以及若干件法国当代艺术品、工艺品及设计师本人的藏品。

2009年,与克里斯蒂安·拉克鲁瓦高级时装的绝唱相比,中国高级时装之风正盛。这年11月的中国国际时装周中可谓高级订制扎堆,以高级时装或高级订制时装为名的发布会有4场,而实际上涉及高级订制时装的发布则多达7场。2010年3月的中国国际时装周,香港著名晚装设计师何国钲以其高级时装系列敲开内地市场之门。

中国设计师在自己的时尚舞台上演绎高级时装不到10年的历史。2000年,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第一次出现高级时装,张肇达的《12/12/2000》高级时装作品发布会让人耳目一新。到如今过去了将近十年,中国人对于高级时装或者高级订制的名字不再陌生,国内无论是时装舞台上还是市场上“高级时装”及高级订制的名头成为了一块香饽饽。但也有业内人士质疑高级时装或者高级订制的概念被滥用。

对于西方服装史比较了解的中国人而言,谈及高级时装时,脑海中第一反映往往是巴黎高级时装(Haute Couture)的概念与形象。

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中国区总监赵倩女士曾对高级时装的定义做过这样的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级时装其实是一个法国定义,因为只有得到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的认可,才有资格被称为“高级时装”。想要获得“高级时装”的称号,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首先,在巴黎设有工作室,能参加法国高级时装协会举办的每年1月和7月的两次女装展示;其次,每次展示至少要有75件以上的设计是由首席设计师完成;除此之外,常年雇用3个以上的专职模特;最后,每个款式的服装件数极少并且基本由手工完成。满足了上述所列的条件,再经由法国高级时装协会审批核准之后,才能被命名为“高级时装”。

仅拿“每次展示至少要有75件以上的设计是由首席设计师完成”这项条件来说,显然是依照1945年的标准。在如今高级时装秀场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那么衡量当今高级时装标准又是什么呢?

巴黎高级时装公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先生在其所著《亲临风尚》一书中这样写道:“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到1992年(《亲临风尚》书稿完成之年),没有任何一家高级时装店能够逐字逐句地遵守这些标准和定义,在一个变革的社会里怎么可能原封不动地将老规矩用于新成员呢?”

《亲临风尚》自1993年出版以来,长期作为法国高等院校教育的必修教材。

戈巴克是这样描述当年关于高级时装的规定的:1945年1月23日的规定里,只有那些属于“高级时装设计师”、“高级时装”或“创意时装”的企业才被列入“高级时装”,符合条件的设计师名单公布在1945年4月6日的《国家机关报》上。……高级时装的会员名单由专门的委员会管理,并且每年都需申报工业部批准。

他还分析了中国人最为熟识的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所走的道路。

“作为一个高级时装店的首脑,在单纯依靠手工制作的力量已经不足以维系生存的年代,他沿着前辈的足迹,发明了更为创新的商业模式,走向全方位的授权之路。”

“……很快,皮尔卡丹的设计才华就被淹没在授权网络,他的创意,只有在高级时装中才得以体现,而这也是维护其名的最得力手段。成衣是靠批量生产来保证‘最低’生产量,而高级时装唯一的目标是品牌形象,两者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最终导致公司和品牌形象的日益损失,只留下它的‘明星’设计师在孤独地继续闪烁。”

尽管如此,高级时装并没有消亡,而是在与高级成衣的融合中发展自己。“自1973年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向均匀化方向发展。从事跨领域经营的高级时装品牌,已逐步收回其对外生产授权,重新自行掌控成衣系列。而在高级成衣设计师品牌方面,曾开始将高级订制作品纳入其设计系列,旨在令时装展示更加丰富与完整,他们中的一些设计师如拉雅、戈尔捷、穆勒,甚至还创建了自己的订制工作室……这种将原本从事单一经营的品牌多元化的做法,却恰如其分地迎合了时尚业的变革。迪奥,拥有高级时装设计师的头衔之外,不也同时拥有成衣商、概念先驱与创意设计师的称号吗?”

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了特邀会员制。“被吸收进来的设计师的标准:首先必须拥有手工订制业务,但他们可以在新品发布上自由地进行成衣融合展示,只是他们不能使用1945年确立的‘高级时装’的法定称号,只能用‘订制时装’这个名称。”戈巴克在《亲临风尚》后记中这样写道。

于是,有了中国服装设计师马可在2008年7月巴黎高级时装周上展示其“无用”品牌的“奢侈的清贫”系列故事。这是一场原创服装的艺术化演出,所示服装皆为马可与她的团队手工制作。

“总之,在最强大的创意下产生的作品已经成为高级时装订制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就是说,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手工这一点上,或不能超越属于手工这一范畴的东西,那么不管它用了多少工时,都不能被称为高级时装。很显然,一件仅仅是普通的创意服装,只是把它用手工做出来,就说是高级订制,这是说不通的。在新的时代,高级时装订制被重新定义之后,一个很关键的词汇就是‘创意’。”赵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声音

国际大师的高级时装发布会都是为了表现艺术创作的高度,而这本身符合高级时装诞生的初衷——梦想。高级时装是少数人为多数人制造的梦想。“马克·张创作”就是属于我个人艺术创作的高级时装。让很多服装设计师从中找到灵感,令媒体给予认可,并寻求到与市场的联结点,这种“趋势发布”的路径更真实,更有生命力。并不是人们非得把我的《黄河》穿在身上我就做到了“趋势发布”,这是他们对整个时尚系统的认知还不够。

——在2007年11月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张肇达推出《黄河》主题高级时装创作系列发布之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在国内做高级订制更要把顾客服务放在第一位。我认为,一个设计师的风格是放在次要的位置。这与国外不同,国外是设计引导市场。我们的设计包罗万象,这要区别于国际化的设计。比如客人需要舞台服装,我们会考虑形象、歌曲、表演风格,甚至舞台的灯光背景来做设计,我们会做新娘装的设计,会做中式礼服的设计。我们把高级订制转为服务性质。在中国做高级订制就是通过专业服务,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

——2006年8月郭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中外订制的区别时这样说。

其实在1991年我就开始为明星订制,那时候很多明星成了我的朋友,也成了我长久的客户,但是订量不大。订制是我的梦,也是我对设计服装的享受。未来我会拿出一部分精力,把高级订制做好,这是我的追求。个人风格需要坚持,在订制领域我可以玩服装。订制比市场化的产品更令我愉悦。

——2009年11月,刘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其“月夜”主题的订制礼服系列时这样说。

虽然高级定制起源于西方,但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个市场大的发展一定是在东方,在中国。至于国内的高级定制会发展到一个怎样的阶段,不同时期大家的理念、社会层面,包括教育文化水平都会对此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不仅要经济发展,品味文化也要带动起来得到相应的提升,才能成正比,融入这个国际社会。

——2010年2月5日,马艳丽在博客中写下其主题为“高级订制在中国”博文,探讨经济危机对中国的高级定制是否有影响以及中国是否缺少对高级定制的话语权问题。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