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知识信息 > 什么是立体派艺术 cubism

浏览历史

什么是立体派艺术 cubism
温钦画廊 / 2025-04-06

 什么是立体派

cubism

 

 

 

 

看立体派画作,抽象古怪

 

其实,跟解剖学类似,立体主义的精髓就是:选择一个主题,通过大量分析性观察,将其解构。

 

比如一个硬纸箱,将其拆解、展开,在一个维度上同时展示所有的面。这个时候艺术家需要想象自己绕着盒子走一圈,找出他们认为描绘眼前物体的最佳角度,然后在画布上画出这些“角度”或“部分”,重组成一系列相连的平面。

 

 

 

 

排列顺序近似于盒子原来的三维形状,所以还能辨认出一个立方体,只不过展示在二维空间里。

 

他们相信,这种构图方法,能够促使观众对盒子的本质有更强烈的认识。同时激活大脑,让观众重新对习以为常和容易被忽略的事物产生兴趣。

 

 

立体主义于1907年始于法国。

 

那个时代,爱因斯坦用相对论推翻了古典的物理定律;科学家分裂出原子,发明了X光透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动摇了人类独尊的见解;弗洛伊德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去探究人类本身……

 

 

 

对于青年艺术家来说,既然这么多神圣的基本定律和观念都接受了挑战,那么,就没有理由不对传统艺术观和手法作一番重新审视。

 

于是,立体主义开始建立新的空间概念突破传统的单一视点观察方式,以多视点、多角度去观察和表现对象,甚至突破了画笔画布的限制,采用拼贴加绘画的综合手法进行创作。

 

 

 

立体主义标志着现代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比野兽派离传统更远,观念和手法也更新奇。

 

立体主义代表作赏析

 

 

 

 

塞尚

立体主义画家说:谁理解塞尚谁就理解立体主义。

 

塞尚的作品打破传统透视,对物体进行了重组,而且作品没有固定光源,物体完全是按照画家的意愿去布局。

 

细细观察不难发现,物体的结构显得无比坚实和质朴。

 

 

 

没有透视,没有光感,其实就是摆脱了两者的束缚,获得了绘画表达的自由;他的作品有一定的厚重和坚实感,同时又向着二维画面靠近。因此说他作品的空间是二维半,也不无道理。

 

 

 

后人沿着塞尚的步伐继续往前走,把形体结构干脆打碎,然后重新组合。使得画面产生了音乐般的秩序和韵律,毕加索 勃拉克 就是如此。

勃拉克

 

《埃斯塔克的房子》

 

 

“面对自然,我必须用其他的技巧处理,考虑这些,色彩就变了”

 

“最吸引我的,同时也是立体主义的准则的,是我感觉到的这种新的空间的实体感”

 

在这样的思想下,勃拉克打碎了事物原有的形体,进行重新组织。

 

他对绘画的物体追求是物质性的实在感,为了突出这种实在感,传统的透视法则被排除,绘画的主题退居第二位。

 

所以,这种所谓的立体主义并不创造视觉的立体感,而是创造了一种理念化的立体感。

 

 

《静物》

 

 

作为立体主义画家中最伟大的的色彩表现主义者,勃拉克对画面语言、形式的探索及拼贴材料的自由运用,对同期与后世的绘画艺术、现代工艺美术﹑建筑美术等实用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那些热爱艺术的人们搭建了一座视觉享受的精神建筑。

 

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

 

 

《亚威农少女》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

 

强化变形,其目的也是增加吸引力。毕加索说:“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

 

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

 

 

《哭泣的女人》

 

 

抽象画《哭泣的女人》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悲惨的命运和饱满的感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尖锐的笔触反映出来。人物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

 

 

 

《自画像》

 

 

《自画像》这幅作品是毕加索立体主义综合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他在画布上拼贴印花布,为了妥善地调和印花布和油画的造形和质感,画中“人物”的形体也运用大量的方形组合起来,仅以简单的线条或色块来表示其五官和毛发。

 

 

《格尔尼卡》

 

 

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袭击了西班牙的历史名城格尔尼卡,在这场空袭中很多人丧命,毕加索以此为背景创作了这幅反战海报。

 

支离破碎的画面打破了常规绘画中的静态透视,转而以多点动态透视还原了当时惨无人道的场景。

 

它塑造的每个人物形象、每个动作都有着其深刻的寓意:

龇牙咧嘴的牛象征着法西斯的暴力

马代表着水深火热的人民

抱着死去孩子的母亲表达出难民的痛苦与绝望

支离破碎的人体象征着战争的血腥与残暴......

 

在造型上也突破常规,以穿插、重叠、交错、排列的元素组合,灰沉沉的画面,营造悲观绝望的复杂感受。

 

这幅作品其实不美,甚至可以用丑陋来形容,而就是这样一幅画,却将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立体主义对建筑领域的影响

 

 

布拉克曾说过:如果要将一个女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描画出来的话,至少要三张画才能表现出来。

 

这与一个建筑需要平面、立面、剖面三张图纸表现的做法事实上是一致的。

 

 

 

 

北京鸟巢的构造就是受了立体主义的影响。盘根错节的体育场立面与几何体的建筑基座合二为一,如同“树和树根”组成了一个体量庞大的建筑编织体,好像把完整的现代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空间形态——散乱、残缺、突变、超常、失重。外部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和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立体主义在国外建筑领域的应用,也不鲜见。

 

 

 

 

 

 

 

 

 

 

立体主义对服装设计领域的影响

 

 

当今时装设计界「立体主义者」,荷兰女设计师Iris van Herpen 借助3D打印技术设计的服装,深受时装界的认可与赞扬。

 

 

 

 

她设计了令人过目难忘的【水花飞溅】礼服,宛如人体骨骼。

 

 

 

 

这些时装设计界的「立体主义」忠诚实践者,通过研究服装结构变化和服装曲线,使用斜线和曲线剪裁,使得设计的服装极具雕塑般地立体感,扩大了服装艺术的内涵。

 

 

 

立体主义不仅是一种艺术上的表现方法,更是一种观察方法,一种可以改变世界的逻辑思维。

 

 

温钦画廊私洽代理国际顶流艺术家的原作(如果客户有其他特定艺术家作品的需求,我们会用海外艺术资源为您寻找):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安迪.沃霍尔, 文森特.梵高Vincent Gogh,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弗里达·卡罗 F.KAHLO, 格哈德·里希特 G.Richter,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W A Bouguereau, 马克·夏加尔M. Chagall, 克劳德·莫奈 C.Monet,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圭尔奇诺 Guercino, 马蒂亚·普雷蒂 Preti, 翁贝特·波丘尼 U. Boccioni, 鲁西奥·芳塔纳 L.Fontana, 弗朗西斯·培根 F. Bacon,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M.Basquiat,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卡纳列托 A. Canaletto, 保罗·委罗内塞 Veronese,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A. Renoir, 保罗.塞尚P.Cezanne, 雷尼·马格利特 R.Magritte, 萨尔瓦多.达利 S. Dali,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A.Modigliani, 希罗尼穆斯·博斯 H.Bosch, 弗朗西斯科.戈雅 F.Goya, 彼得.保罗.鲁本斯 P.P. Rubens, 丁托列托 Tintoretto, 弗朗索瓦·布歇 F. Boucher, 安东尼·凡·克 A.Van Dyck,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 F. Zurbaran, 草间弥生, Kaws, 奈良美智, 赵无极等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