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杂文随笔 > 受惠于杜尚的当代绘画: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新表现主义、极简主义

浏览历史

受惠于杜尚的当代绘画: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新表现主义、极简主义
温钦画廊 / 2025-04-16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盛行于20世纪40-50年代,又称为“纽约画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逃到美国的艺术家对美国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霍夫曼作为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最早开始使用将颜料甩在画作上的方式进行创作。这种强调行为性的创作具有很强的杜尚观念主义的色彩。

 

 

艺术家高尔基原本是德国人,作品具有超现实主义的痕迹。欧洲现代主义的元素随着欧洲的艺术家到达美国之后,开始泛滥,但也产生了差异,比如绘画尺幅变得很大,3米、5米的巨幅作品非常普遍。当画面尺寸变大,对表现手法也产生了新的要求,艺术家需要用新的手段填满画面空间,高尔基选择了与超现实主义相关的手法。

 

德·库宁原本是荷兰人,早期的风格为立体主义,来到美国之后走向表现主义,但仍在作品中表现出了立体主义创作的一些习惯。

波洛克是抽象表现主义的著名艺术家,早期从事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风格的创作,后来发明了属于自己的创作方法——将画布铺在地面上,并在上面不断行走,用颜料和其他材料甩在画布上,直到画布被填满。他的这种绘画被艺术史家称为“行动绘画”。

波洛克作品的产生方式是通过有一定的时间概念的事件来完成,这种逻辑以及人们对波洛克艺术的认同的自由度是来自杜尚的艺术无限开放。另一方面,波洛克的创作也承袭了超现实主义的自动性。

 

 

罗斯科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他的绘画着重大面积色块的并置和变化效果,被艺术史家称为“色域绘画”。罗斯科在并置色彩、不强调边缘地涂抹创作过程中,强调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情投射在作品中会对观众产生影响,使观众内心产生颤动。

 

 

纽曼也是色域绘画的代表艺术家,他的用色较为干净,善于在作品中营造错觉感。其他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还有将图腾抽象化、表现主义化的戈特利布,用大块黑色创作的马塞威尔。

 

 

在抽象表现主义中,我们看到了能自由表现自己的艺术家,这便是杜尚的影响。

抽象表现主义为了一种与外界世界没有直接关联的内在感觉,破坏了艺术批评的两个概念:技法与美感。

杜尚的像成品无疑起到过“酵母”的作用

 

波普艺术

劳森伯格是对中国很有影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床》用现成品的床泼上油彩而成。艺术家贾斯培·琼斯绘制了许多美国国旗的作品,他的绘画《国旗》实际上用了很多材料,比如蜡或其它材料,贾斯培希望找到材料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但他不去发明符号,而是通过众所周知的现成符号去探索。

 

 

汉密尔顿是直接受惠于杜尚的英国波普艺术家,他的作品《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独特,如此具有魅力?》将日常的广告和照片剪贴成一件艺术品,表现广告与生活的关系。这幅作品使用的材料是印刷品,没有手绘的成分,所用的正是杜尚现成品的概念。

 

最为典型的波普艺术是美国的波普艺术,利希滕斯坦是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他将连环画的通俗图像进行复制,甚至将构图摘取出来随意裁剪,表现方式也是用广告的手法,给人感觉其作品是大家小巷随处可见的东西。

 

最纯粹的波普艺术家是安迪·沃霍尔。波普,即英文“pop”,指的是流行艺术。沃霍尔的作品《金宝汤罐头》是将罐头广告图片用丝网印刷、排列起来,形成一件作品。沃霍尔的作品也具有现成品的概念。

 

 

德国新表现主义

德国新表现主义不是对德国表现主义的重复,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早期德国表现主义一次新的实践,对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一次重新修正,也是德国艺术家对70年代乃至今天时代的重新解读。

 

艺术家吕佩尔兹的作品强调了历史感;彭克的作品使用了涂鸦式的艺术;波尔克的作品采用了许多早年的图像经验;巴塞利兹想要恢复德国人的气质;基弗注重恢复德国人理性主义的思想和精神;里希特用绘画画照片,创造了新的图像和感受。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是欧洲语言实验的发展,例如野兽派和侨社表现主义;

德国新表现主义:是对社会表现主义的发展如新客观主义;

波普艺术:是现成品思想的发展;

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与具象绘画的风格化与趣味化;

 

杜尚思想的延伸

放弃技术、美学、视网膜、本质论(独创);

向所有可能性开放;

德.库宁:“杜尚是个人运动,但却是一个为每个人和向每个人开放的运动”

 

 

 

 

 

温钦画廊私洽代理国际顶流艺术家的原作(如果客户有其他特定艺术家作品的需求,我们会用海外艺术资源为您寻找):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安迪.沃霍尔, 文森特.梵高Vincent Gogh,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弗里达·卡罗 F.KAHLO, 格哈德·里希特 G.Richter,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W A Bouguereau, 马克·夏加尔M. Chagall, 克劳德·莫奈 C.Monet,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圭尔奇诺 Guercino, 马蒂亚·普雷蒂 Preti, 翁贝特·波丘尼 U. Boccioni, 鲁西奥·芳塔纳 L.Fontana, 弗朗西斯·培根 F. Bacon,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M.Basquiat,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卡纳列托 A. Canaletto, 保罗·委罗内塞 Veronese,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A. Renoir, 保罗.塞尚P.Cezanne, 雷尼·马格利特 R.Magritte, 萨尔瓦多.达利 S. Dali,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A.Modigliani, 希罗尼穆斯·博斯 H.Bosch, 弗朗西斯科.戈雅 F.Goya, 彼得.保罗.鲁本斯 P.P. Rubens, 丁托列托 Tintoretto, 弗朗索瓦·布歇 F. Boucher, 安东尼·凡·克 A.Van Dyck,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 F. Zurbaran, 草间弥生, Kaws, 奈良美智, 赵无极等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