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艺术欣赏 > 多元文化融合现代艺术家伍尔法克 Saya Woolfalk

浏览历史

多元文化融合现代艺术家伍尔法克 Saya Woolfalk
温钦画廊 / 2025-04-25

 

 

 

 

 

 

 

 

 

 

 

 

 

 

 

 

 

 

 

 

 

 

 

 

 

 

 

 

 

 

 

 

 

 

伍尔法克 Saya Woolfalk出生在日本岐阜,求学于布朗大学和芝加哥艺术学院,如今在纽约曼哈顿拥有工作室。她不仅创作艺术,更勇敢创造世界——用绘画、雕塑和多媒体艺术等不同表现手段,将脑海中的多维度奇幻世界呈现在世人面前。

 

Saya Woolfalk的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有着非裔和美国白人血统。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之下,日本动漫和非洲传统织物成为了她作品之中的两大重要元素。视觉和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浸染,让意识的交流溢出边界。

Saya Woolfalk是一位紐約藝術家,擅長將科幻小說與奇幻題材融入創作,重塑人們對現實的認知,她常以生動細膩的雕塑、裝置藝術和數位作品,歌頌種族與文化的多元融合。

 

“我保持开放式的交流,因为这种对话充满趣味,还能创造非凡的成果。”

No Place、 The Empathics、 ChimaTEK都是Saya Woolfalk花费数年创作的项目。她虚构出一个可以改变自己基因组成、与植物合体的女性族群,所构建的每一件作品,都成为她故事的另一片大陆,另一段关于这些灵异生命的叙述,同时质疑并挑战杂糅文化中乌托邦的可能性。

 

Saya Woolfalk的作品曾在纽约当代艺术中心PS1、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哈莱姆画室博物馆等知名艺术场合亮相。勇敢创造通向新世界的大门,是她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

 

三星 藝術市集致力於透過龐大的藝術品及數位收藏,將生活空間打造成專屬藝廊,持續擄獲全球藝術愛好者的心。近期,紐約藝術家Saya Woolfalk憑藉超凡脫俗的創作引發廣泛關注。

Saya Woolfalk的獨特風格引發觀眾的強烈共鳴,使她自2023年3月起,便躋身平台熱門藝術家行列。三星新聞中心特別專訪Saya Woolfalk,深究其迷人的藝術世界,並探討三星藝術市集如何協助藝術家提升曝光度。

Saya Woolfalk是一位紐約藝術家,擅長將科幻小說與奇幻題材融入創作,重塑人們對現實的認知,她常以生動細膩的雕塑、裝置藝術和數位作品,歌頌種族與文化的多元融合。

 

 

Saya Woolfalk

 

艺术家简介

 

伍尔法克 Saya Woolfalk(1979 年出生于日本岐阜市)是一位美国艺术家,以其对混合、科学、种族和性的多媒体探索而闻名。Woolfalk 利用科幻小说和奇幻作品从多个维度重新构想世界。通过多年的项目 No Place、The Empathics 和 ChimaTEK,Woolfalk 创造了 Empathics 的世界,这是一个虚构的女性种族,能够改变自己的基因构成并与植物融合。在每部作品中,伍尔法克都继续构建这些女性生活的叙事,并对文化混合的乌托邦可能性提出质疑。目前由 Leslie Tonkonow 画廊代理,她曾是芝加哥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导师,2012 年担任帕森斯设计学院的 BFA 评论家,并于 2012 年和 2013 年担任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的访问艺术家。Woolfalk 是一名兼职教授2013年至2018年就读于帕森斯设计学院。Saya Woolfalk 获得了众多荣誉、奖项和佣金。她在美国各地的博物馆和大学发表过多次公开讲座,包括最近的 TED X 演讲。

她曾在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博物馆、画廊和另类空间举办过展览,包括在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个展(2012 年);克莱斯勒艺术博物馆,诺福克,弗吉尼亚州(2014);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2014);SCAD 博物馆,萨凡纳,佐治亚州 (2016);埃弗森艺术博物馆,锡拉丘兹,纽约(2016);谢尔顿艺术博物馆,林肯,内布拉斯加州(2016);米德艺术博物馆,阿默斯特,马萨诸塞州(2017)以及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的群展;MoMA PS1,纽约长岛市;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沃霍尔博物馆、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等。

 

 

 

▲ Saya Woolfalk

想像力的開端:Saya Woolfalk的藝術之旅和成長背景

問:請簡述您的藝術家生涯。成長背景如何啟發您的藝術創作?

成為職業藝術家已約20年,但一切得從我的童年開始講起。我在紐約長大,每年都會回日本岐阜的外婆家過暑假,豐富多元的文化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學時開始創作藝術,童年經歷便化為我的靈感泉源。我的家人在日本經營紡織公司,外婆教我縫紉技巧,因此我早期的作品以紡織品為主,回顧那些成長歲月,才發覺我的作品大多是拼布或紡織品拼貼,而其靈感就是源自於與外婆一起創作的時光。

我的藝術專注於創造多元文化元素間的碰撞、衝突與融合。人們身處充滿不同文化的世界,與背景各異的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而我的目標便是藉由藝術探索如此複雜交織的體驗。

如同大多數從事推理小說創作的藝術家,我的作品側重當下的混合性,而非未來。

問:能否分享您的創作過程?您如何挑戰自我,大膽涉入未知的全新版圖?

創作新作品時,我會先進行繪畫,接著進入數位渲染。我的藝術過程如液體一般,不斷在模擬與數位世界間流動,在這個互動過程中,數位渲染本質上為假設性的空間,供我建構想像中的事物。

每開始一個新專案,我喜歡探索不熟悉的領域,因為當藝術家最棒的一件事,就是擁有能力和自主權進行實驗和嘗試新事物。最近,我開始在玻璃上投放影片,這與我過往使用的媒介截然不同。

 

 

▲《星艦1號》(2022)

三星藝術市集 讓藝術走進居家空間

問:今年三月,您與三星藝術市集歡慶婦女歷史月,並與我們攜手合作至今。那是什麼樣的經驗?

能獲選於三星藝術市集的婦女歷史月中展示作品,令我十分興奮、滿足且極具成就感,我還收到許多朋友的祝賀,當時真的感到非常幸福。

感謝The Frame美學電視和藝術市集,為我的藝術作品提供前所未有的觸及率,此創新科技嘉惠藝術愛好者與藝術家,在過往遙不可及的傳統博物館或藝廊之外,開啟一扇嶄新的藝界之窗,深切感激有機會能將我的觀眾擴大到全球,與更多消費者在家中邂逅。

 

 

▲《檫木》(2021)

問:您如何挑選出目前於藝術市集展出的作品?可否向The Frame美學電視的用戶推薦幾件您最喜愛的作品?

在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的數位世界中長大,我始終將科技視為藝術旅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以及表達自我的創新方式。在考量展品時,我仔細挑選在數位螢幕上最具視覺感染力的作品,我與策展人Daria Brit Greene攜手,精選出能與The Frame美學電視生動逼真的螢幕交相輝映的藝術品。

雖然很難選出最喜歡的作品,但我第一幅要推薦的肯定是《Daydreams of Paper Animals》。這幅數位拼貼是我為紐約皇后區一所公立學校製作的大型壁畫,我們將影像印製在磁磚上,並增添供學生觸摸的手工細節。製作公共藝術與博物館展品最大的不同,主要在於受眾為每天與作品互動的人,因此我試著從孩童的角度切入,思考他們關心的事物並加以突顯。想像力,或者說透過創造力解決複雜情境的能力非常重要,這個藝術品鼓勵孩子發揮創意潛能,並藉由與壁畫日常互動的過程,激發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Daydreams of Paper Animals》(2017)

第二件作品為《Encyclopedia of Cloud Divination》,這是一幅引人入勝的數位拼貼畫,並發行限量印刷版。我將傳統印刷法與數位印刷工藝結合,創造出兩個世界的獨特複合圖,這是我首次利用這樣的技法,往後也經常應用於其它作品,這組圖畫同步製作成動畫和海報,讓民眾能更輕易欣賞到我的藝術創作。

 

 

▲《Encyclopedia of Cloud Divination》(圖一)(2018)

 

 

▲《Encyclopedia of Cloud Divination》(圖二)(2018)

展望未來

問:身為將科技元素融入藝術的藝術家,您在科技的使用上是如何隨著職業生涯演變?您覺得未來會如何發展?

在我的藝術旅程中,從Photoshop等軟體到AR和VR等沉浸式影片裝置,科技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至於未來的藝術面貌,我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我相信這取決於藝術家如何將科技結合創作。然而,我的確喜歡科技讓藝術變得更加普及,一如三星正在做的事。

問:能請您分享接下來的計劃嗎?

很興奮向大家宣布,我將在2025年於紐約藝術和設計博物館(Museum of Art and Design)舉辦個人回顧展,展示20年來的藝術集錦,請各位持續關注這場獨家展覽!

 

 

 

 

温钦画廊私洽代理国际顶流艺术家的原作(如果客户有其他特定艺术家作品的需求,我们会用海外艺术资源为您寻找):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安迪.沃霍尔, 文森特.梵高Vincent Gogh,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弗里达·卡罗 F.KAHLO, 格哈德·里希特 G.Richter,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W A Bouguereau, 马克·夏加尔M. Chagall, 克劳德·莫奈 C.Monet,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 Rembrandt, 圭尔奇诺 Guercino, 马蒂亚·普雷蒂 Preti, 翁贝特·波丘尼 U. Boccioni, 鲁西奥·芳塔纳 L.Fontana, 弗朗西斯·培根 F. Bacon, 让-米歇尔.巴斯奎特J.M.Basquiat, 拉斐尔·桑西 Raffaello, 卡纳列托 A. Canaletto, 保罗·委罗内塞 Veronese,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P.A. Renoir, 保罗.塞尚P.Cezanne, 雷尼·马格利特 R.Magritte, 萨尔瓦多.达利 S. Dali,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A.Modigliani, 希罗尼穆斯·博斯 H.Bosch, 弗朗西斯科.戈雅 F.Goya, 彼得.保罗.鲁本斯 P.P. Rubens, 丁托列托 Tintoretto, 弗朗索瓦·布歇 F. Boucher, 安东尼·凡·克 A.Van Dyck, 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 F. Zurbaran, 草间弥生, Kaws, 奈良美智, 赵无极等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
验证码: captcha